一、古代服饰中深衣是什么意思

古代服饰中深衣是汉服一种制式。

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的汉服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

深衣来源于先秦经典《礼记》的《深衣》篇,狭义概念上是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我国古代*早的服装之一。

深衣的结构内涵

此衣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衣

二、深衣是什么的代表,冕服是什么的代表

深衣是上下连缀式的代表;冕服是上衣下裳式的代表。

1、上下连裳制*典型的就是深衣。所谓“深衣”,是将上衣和下裳从腰部连接起来缝合,称为一种长袍的样式。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

2、冕服是古代男**等级高的礼服,也是权利的象征;在群臣朝会、举行隆重典礼之时,着装朝服;戎服则是保家卫国的将军驰骋疆场之时多穿。

关于传统服饰

1、夏商周时期

中原华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秦汉时期

汉初承秦制,大体沿袭,直至东汉明帝时,始参照三代与秦的服制,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别等级主要标志的冠服制度。服饰整体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秦汉时期男子主要穿着一种宽衣大袖的袍服,基本上分为曲裾与直裾。汉代服饰还有一个特点是实行佩绶制度。汉代妇女礼服是深衣,还有穿襦裙和裤,这种裤有点像现代的套裤,仅两只裤管。

3、魏晋时期

魏晋南北朝笼冠大袖衫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这一时期的服饰特点主要是自然洒脱、清秀空疏。当时一些少数民族的**者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醉心于褒衣*带式的汉族服饰,开始穿着汉族服饰。后来原有的深衣形制在民间日益消亡,用巾帛裹头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

4、隋唐时期

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袍衫等式样。唐代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三种。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衫是无袖单衣,功用吸汗,有对襟及右衽两种。

5、宋代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宋代的缺*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为普遍,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

三、深衣的特点

郑玄曰:“深衣,连衣裳而纯之以采者。”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四、深衣下裳十二片象征

深衣下裳十二片象征一年的12个月。

深衣是汉服的一种款式,它与其他的衣服不同,一般采取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的裁剪方式,其设计理念为用身体的“深藏不露”来衬托穿衣者身上雍容典雅的气质,

深衣的服装特点是它的腰间比其他汉服多了一层“衣缘”,“衣缘”“纯”,是制衣者用来区分上衣位置和下裳位置的一种设计,它由十二种不同颜色的布料组成,其颜色的数量对应一年之中的所有月份,一共为12片,每一片布料都代表了古代人民对一年四季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深衣的具体介绍

深衣作为华夏民族传承时间*久的传统服饰之一,其典籍基础来源悠久,*早见载于《礼记》,俗称“袍服”,它与汉服的另一个衣服款式“上衣下裳”一同构成了古代礼服的**风格,是古代人民*喜欢、穿着也*为舒适的一种服饰。

深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服饰制度,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持久的影响,大多数现代人文学者都将深衣当做汉族服装的代表来推广中华地区的汉族文化,它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国风服装爱好者的喜爱和支持。

五、请问汉服 道袍 深衣 直裾有什么区别

1、道袍和直裾非常相似,很长时间里大家都分不清楚它们的区别,因为明人自己也经常混淆,后来依据《酌中志》记载“直身,制与道袍相同,惟有摆在外”判定了区别。

两者均为交领长袍,两侧开衩有摆,区别在于,道袍和直身有摆,道袍摆在内,直身则像圆领袍一样摆在外,所以直身可用场合会略正式于道袍。

2、深衣有浓重的儒家背景,所以历代大儒对于考据深衣都有很深的执念,包括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半岛等地,所以根据这些大儒的考据不同,还要再分成朱子深衣、江永深衣等,但是这些考据很多是文字或简单图片,转化成具体实物又有所不同。

3、此外,明代也有深衣,和上面用途也不同。明代深衣与前面的道袍类的不同在于,浅色衣身,深色缘边,上下分裁,下半身拼幅,多搭配幅巾。它的地位特殊,并不会在日常穿着,而是配合一些儒家色彩仪式场合穿着,所以他并非人人都穿。

扩展资料:

曲裾深衣:

汉服深衣的一种,秦汉时期常见服饰。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

“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

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再说襦裙襦裙款式比较丰富,有对襟襦裙,交领襦裙,齐胸襦裙等等

六、古代深衣形制与德行规范描述正确的是

古代深衣形制与德行规范描述正确的是深衣袖口圆如圆规,领口方如尺距,表示方正;背后中缝垂直到脚踝的直线,表示正直;衣服下摆平齐如权衡,表示公平;深衣有规、距、绳、权、横五种法度,故君子穿深衣,也象征着自己的美好德行。

深衣,属于汉服一种制式,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其狭义概念为一种特定服饰款式的名称,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广义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体深邃”特点的汉族传统服饰。

深衣的特点是让身体深藏不露,显得雍容典雅。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的汉服来推广。

出于对历史和传统的负责任态度,本词条版本所更新的资料全部指的是以典籍《礼记·深衣》为基础的狭义深衣概念,在现代汉族传统服饰复兴的过程中,还出现过一种广义的深衣概念,即应用了深衣篇的“被体深邃,故称深衣”的记载。

将所有符合这一条件的传统服饰都称为“深衣”,是为广义深衣概念。图3便用以说明广义深衣概念与狭义深衣概念之间的关系。